雖然朱元璋隱約覺得這件事情沒有那么簡單,但是宋隱這個提議確實很合他的心意。
“這主意不錯!”
“標兒,你做好準備,過完年上朝后,咱就宣布由你來監國。”
看到朱元璋作出決定,宋隱暗暗松了口氣。
終于把朱標這個狗皮膏藥給甩出去了。
解決了一個大麻煩,宋隱心里也是爽歪歪。
朱標此時也連忙點頭,“父皇放心,兒臣一定不會辜負父皇期望。”
“不知不覺,朱標也能獨當一面,要監國了。”
朱元璋感慨的道,一眨眼,自己已經老了
宋隱只覺得一陣肉麻,連忙開口,“想必皇上還有許多話要交代太子,那臣就先告辭了。”
宋隱只想腳底抹油,趕緊溜。
未曾想,朱元璋卻叫住了他,“宋隱啊,一晃我們也相識十年了,今日又正是大過年的,而且妙云和塔娜也都在宮里,咱們好好聚一聚。”
宋隱只得答應,心里卻是罵開了。
跟朱元璋吃飯,根本就沒有樂趣好嗎?
再如何簡單的家宴,可是在皇宮里要講究的東西太多了。
“是啊,咱們都認識十年了,今日還是皇上第一次請臣吃飯。”
雖說是臨時決定的家宴,但是宮廷御廚的準備速度快得超乎常人想象。
很快,一桌美味佳肴就擺滿了餐桌。
在座的除了朱元璋和馬皇后,就是宋隱一家人,以及朱標。
在朱元璋眼里,其他人還不夠格參加。
朱元璋簡短地做了個開場白,宋隱就開始不客氣地大吃特吃起來。
馬皇后也不停的給秒云和塔娜以及孩子夾菜。
酒足飯飽后,朱元璋終于忍不住好奇了。
“宋隱,你突然間讓標兒監國,是想讓標兒實施新政策嗎?”
“還是你也認為應該輕武重文?”
雖說這是家宴,但是他們身份擺在那,自然避免不了的會聊到一些國事。
聽到這話,宋隱緩緩開口,“縱觀歷朝歷代,幾乎都是第一代皇帝以雷霆手段穩住局面,第二代皇帝則會選擇輕武重文的治理國策。”
“這是因為每一個王朝都是在戰火中或者是在政變中得來的,所以第一任皇帝為了保住江山,自然就會重武輕文。”
“但是延續到第二代皇帝時,往往都會重用文臣,想要通過文臣治理發展國家。”
“不過,這種思路完全不對!”
宋隱直接否定的話語,讓朱元璋和朱標感到新鮮,又覺得不解。
朱元璋也不由得陷入沉思。
大明休養生息多年,國力已經恢復過來。
看起來已經沒有什么危機以及需要操心的事情。
難不成讓標兒做個無所事事的閑散皇帝嗎?
朱元璋忍不住問,“那你說說看,標兒登基后,應該怎么做?”
朱元璋問得很認真,神情也很凝重。
可是宋隱卻隨意地揮了揮手,“簡單!”
“軍隊強大,百姓富裕,朝著這兩個目標來發展就行了。”
朱元璋和朱標不由得對視了一眼。
這兩個目標可是歷朝歷代,每一個王朝都夢寐以求想要達到的結果。
可至今卻沒有任何一個王朝做得到!
“你說得詳細一點。”
朱元璋直覺宋隱心里已經有了計劃,目光如炬地盯著他。
宋隱自然也不繞彎子,畢竟國強對他有利無弊。
“上千年來,無數王朝更替,但是真正做到民富軍強的也就那么兩三個國家。”
“一個是統一華夏的秦國。”
“可惜的是,民富軍強只是在秦國前期,后來搞了個奴隸制,把好好的一個國家變成了奴隸制國家。”
雖然如此,但是能夠讓華夏統一起來的秦朝,確實足夠流芳千古。
“第二個就是漢朝,漢朝的強大,不容置疑。”
“甚至到了東漢,都沒有一個外族敢打漢朝江山的主意。”
“這樣的國家自然算得上民富軍強。”
宋隱說的這些歷史,激起了朱元璋滿身熱血,恨不得自己也能成為流芳千古的皇帝。
“至于這三個能做到民富國強的王朝,咱們大明勉強算得上。”
“不過,目前的國力還遠遠不夠。”
宋隱也只能含糊地給一點提示,他總不能告訴朱元璋,朱棣造反后的大明才是真正的盛世。
“怎么勉強呢?”
“咱覺得大明根本不輸于以前的那些王朝啊!”
朱元璋不樂意了。
秦朝是統一了華夏沒錯,漢朝是挺強盛的也沒錯,但大明現在的國力足夠吊打其他王朝了。
“皇上,以前的那些王朝已經是過去式了,咱大明日后發展起來,民富軍強以后,自然會被后世稱頌。”
“那你別磨嘰了,快說,要如何做?”
“標兒,你也仔細聽好了!”
朱元璋迫不及待的想聽到宋隱的高見。
“軍強自然是指軍事力量強大,其中包括每個將士都有強大的戰斗力,以及軍事裝備要得到提升,并且軍需儲備富足。”
“當然,最重要的還是要強化軍心,擁有自己的軍魂,這才能讓軍隊堅不可摧。”
這點立刻獲得了朱元璋的贊同。
他征戰沙場多年,說到軍隊建設,正是他熟悉的板塊。
只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朱標,卻聽得有些懵懂。
“軍強了,那自然就還需要經濟也要提升,這就是所謂的民富。”
“大明現在雖然經濟日益發達,但離民富還差得太遠。”
這話說得朱元璋當即皺起眉頭。
現在的大明已經沒有幾個王朝可以相比,怎么在宋隱眼中卻還差得太遠?
這家伙野心那么大嗎?
國庫動不動就存銀幾個億用不完,這還差?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